一、建筑节能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
我国属发展中国家,还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期,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。我国以占全球7%的耕地、7%的淡水资源、4%的石油储量、2%的天然气储量,推动占全球21%人口的城镇化进程,任务异常艰巨。目前,全国的建筑能耗已占到总能耗的28%左右,既有城乡建筑面积约500亿平方米,到2020年,我国将会新增各类建筑大约300亿平方米,建筑业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。按照目前的节能水平推算,全国总建筑能耗还会不断增加,建筑节能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,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。积极推进建筑节能,实现到2020年建筑节能节约3.5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,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建设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显著。实现这一目标任务重、压力大,必须思想上高度重视,工作措施切实到位。除大力推进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工程建设、供热体制机制改革、采暖制冷系统改造外,还应积极推广建筑遮阳的实际应用,以适应我国不同气候、不同生活习惯和不同经济承受能力地区建筑节能的需要。
二、遮阳技术是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
建筑节能降耗是个系统工程,是各方面节能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,要使建筑达到标准规范要求的节能指标,必须各种节能措施综合并用。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,建筑遮阳技术以其耗能低、效果好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突出特点,成为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据了解,建筑遮阳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,欧洲一些国家普遍采用建筑遮阳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方式,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欧洲遮阳组织2005年的《欧盟25国遮阳系统节能及CO2减排》研究报告表明:在欧洲采用建筑遮阳的建筑,总体平均可以节约空调用能约25%,节约采暖用能约10%。因此,建筑遮阳可作为建筑节能的一种有效方式,建筑遮阳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。
在我国,建筑遮阳以其工程造价较低、节能效果明显、施工安装简单的优势在建筑节能中稳步发展。2005年,国家标准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发布实施后,遮阳产品在公共建筑中得到快速推广应用,并带动住宅建筑遮阳的发展。据不完全统计,2007年,全国应用建筑外遮阳产品约为1000万平方米(折合遮阳建筑面积约4500万平方米),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应用较多,主要产品品种为百叶窗、卷帘、遮阳蓬等。据初步估算,公共建筑遮阳面积约占总遮阳面积60%,住宅约占40%。
三、法规和标准推动了遮阳技术和产品的发展
近几年,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,国家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,包括《节约能源法》、《民用建筑节能条例》等,有力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。工程建设标准作为工程建设的技术基础,已经颁布实施有关建筑节能设计、施工、验收、材料、检测等50余项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,一些重要的标准规范的适时修订也列入议事日程。其中,对建筑遮阳有明确规定的标准主要有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(GB50189-2005)、《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(JGJ 75—2003)、《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(JGJ134-2001)、《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》(GB50176-93)、《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》(GB50019-2003)、《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》(JGJ129-2000 )、《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》(JGJ176-2009)等。一些地方也对建筑遮阳提出了要求,上海市人民政府2005年第50号令《关于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》,为了降低建筑能耗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明确要求新的建筑物必须采用建筑节能措施和使用遮阳产品。
为进一步促进建筑遮阳技术和产品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,解决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对建筑遮阳的规定条款过于笼统的状况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《建筑遮阳工程技术标准》的制定工作。同时,针对建筑遮阳措施和构件材料的物理、寿命周期、功能特性等没有具体技术要求的现状,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18项建筑遮阳产品标准的制订。这些法律、法规和标准必将会促进建筑遮阳技术和产品的发展。
四、共同努力,推动建筑遮阳产业健康发展
建筑遮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,也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要求,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“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”。但是,当前我国建筑遮阳实际应用仍然太少,发展速度过慢、产业未形成规模生产、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弱、产品推广应用成本高等问题,需要有关各方共同研究解决,努力推动建筑遮阳产业健康发展。
一是搞好原创性技术研究。企业在技术开发上加大投资力度,重点开发适合我国国情、安全可靠、耐久性好、价格适中的遮阳产品,实现规模生产,满足建筑节能需要;同时还要积极跟踪世界最新前沿遮阳技术,提高创新能力,朝着自主创新发展的方向迈进。
二是搞好标准工作的研究和制订。我国建筑遮阳领域标准还处在发展和待完善阶段,需要我们共同努力,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。同时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进一步研究遮阳产品推广的有效政策,推动行业的健康成长。
三是要加大行业监管力度。对于外遮阳的产品无论设计还是安装,必须把遮阳的安全性放在首位,必须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,必须消除安全隐患。
四是要加强行业自律。引导企业坚持 “质量第一、用户至上”的经营理念,为用户提供符合标准的合格遮阳产品,打造建筑遮阳名牌产品,提升企业形象,接受社会的监督。